数学学科始建于1955年, 2011年数学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获批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统计学2011年获批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2014年获统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6年立项建设山东省一流学科,2019年立项建设山东省高峰学科。
一、学科建设过程
2016年获批山东省一流学科以来,学科成立了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学科建设的规章制度,从组织形式和规章制度上确保学科建设的正确的前进方向;学科聘任了国内相关学科领域的26名国内外专家为学科的特聘教授,扩大学科的国内外影响,每年分领域召开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扩展交流,全面建设学科的各个方向;学科以一年为绩效考核时间段,对学科梯队进行绩效考核和阶段总结,同时对接教育厅和财政厅的年度绩效考核,确保每年的合同绩效目标全部达标;学科邀请学校财务和审计单位对学科的经费进行日常性的审计监管,确保经费的使用合法合规。
二、学科建设现状
数学与应用数学是国家特色专业,并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培养体系完善,学科竞争力强。现有数学及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数学学科总体评价B-。2016年入选省立项建设一流学科,2018年进入ESI学科排名世界前1%,2019年入选省“高峰计划”,2020年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世界前150位。
(二)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丰富。数学学科现有专任教师115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5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有113人,有境外学习经历的教师占比32%,绝大部分青年博士都毕业于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教学科研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学术潜力,国家杰青1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1人,获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发表SCI论文660篇,Springer等出版专著12部。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75项,科研经费1929.7万元。
(三)注重应用研究,教学科研平台竞争力强。在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上,发展出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国家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两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四)坚持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质量高。五年来,培养本科生4141人,硕士生688人,博士生30人,毕业生升学率45%左右。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二等奖6人,省优秀博士论文5篇、硕士论文11篇,培养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际数学家大会45分钟报告人、国家教学名师、特级教师等大批优秀人才。
(五)积极服务社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长清模式”获国际运筹学进展二等奖。创办杂志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of Computing已被ESCI检索,预计两年可以被SCI检索。
三、学科特色与优势
数学学科是山东省传统优势学科,在山东省属高校唯一的数学学科省立项建设一流学科,高峰学科,具有以下学科特色与优势。
(一)国际国内学术影响力日益提升
2016年省一流学科立项以来,学科关注内涵发展,以几个关键指标为抓手,集中力量提升学科的国际国内学术影响。2018年11月,学科顺利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在排名进入全球前3‰,软科排名也进入世界前150位。
(二)基础数学研究成果丰硕
基础数学内涵建设成果显著,在偏微分方程、几何分析、复分析、算子代数、代数学等领域出现了一大批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研究理论发表在数学专业顶尖期刊J. Funct. Anal.、J. Differ. Equations、J. Algebra, J. Math. Pure Appl.上,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三)应用数学服务地方经济效益显著
应用数学紧跟时代潮流,聚焦于应用数学理论的完善发展以及服务于社会经济大局和山东省八大战略,为山东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科技力量。为传染病扩散,流体方程和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运筹学团队利用其学术特长,参与地方企业策划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和重建、企业员工的技术优化培训,概率和统计团队与地方统计局合作,处理现代统计出现的大数据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学科梯队结构合理,人才培养质量卓越
学科梯队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非常合理,保证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35岁左右的教师科研成果水平高,国内学术影响力大,与国内外同行交流频繁,有助于学科持续提升影响力。近五年获得6篇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在读博士和硕士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数量和质量都与部分A类学科持平。
四、“十四五”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力争A层次,成为我国数学领域有特色、有影响、有竞争力、综合实力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学科,为数学领域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培养高水平学术团队
造就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需求、年龄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学术团队,形成1-2个高层次专家引领的国际一流学术团队和2-3个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国内一流的学术团队。培养或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5人;培养或引进学术带头人4-6人,新增学术骨干10-15人。
(二)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产出一批原创性学术成果,为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一些核心关键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在数学重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00篇,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3-5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有突破,新增国家级项目4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项;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3-5项;实现研究成果转化3-5项。
(三)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吸引优秀生源,充分发挥我校数学学科教学科研优势,培养既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创新能力,又具有一定实际应用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五年内培养博士生40-50名、硕士生500名。获得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5-8篇、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10-15篇,获得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研创新奖6-8项、山东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1-2项。
(四)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
依托数学、统计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强化原创性理论、应用技术为重点,形成学科特色,为数学学科的科学研究和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新增1-2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五)促进成果应用与转化
积极服务社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前沿技术研究,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性技术成果。与企业合作申报科研项目,与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联合申报专利。 推动一批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面向企业需求,参与解决一批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