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位管理 > 通知公告

喜迎校庆活动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回顾与展望之六:教育学院

发布日期:2020-09-26 访问数量:

   一、学院历史及发展概况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设学孔子故里、东方圣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曲阜。其前身为1955建校伊始成立的教育理论研究室,1978年招收首批教育基本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1983年从全校本科生中招收首批教育学专业师资班,1984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成立教育系,1985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1989年3月教育科学研究所成立,1995年系所合并组建教育科学学院,2011年与新成立的教师教育学院合署办公,2013年4月改为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7年7月改为教育学院。

20世纪50年代陈信泰、陶愚川、李国榕、朱本诸先生扎根曲阜、开疆拓土,到1979年招收硕士生,到2016年招收大数据与教育统计博士生,再到2017年同时获批教育学博士一级学科、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教育学院已经成为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积淀形成了“近圣贤·好读书”“俯首躬耕·学而不厌”的敦厚学风。

 二、人才培养及办学成就

著名教育学者陶愚川、李国榕、陈信泰、朱本及刘世峰 、杨启亮、苏富忠、张武升、韩延明、宋广文等120余位教授在这里工作、学习。40年来,历届学人秉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育人传统,筚路蓝缕,励精图治,勤奋治学,不断加强专业与学科建设,积极探索素质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了一批能力突出、德才兼备、深受社会认可的高水平人才,先后为社会输送了1500余名硕士研究生,130余人晋升教授,毕业生遍布全国各高等院校及各行各业,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教育科学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武汉大学发布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中,教育学学科研究生教育2002、2009年分别排名第14、15位;2018、2019年由软科正式发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连续位列全国第15位,进入全国前10%。

三、专业设置及师资力量

教育学院是培养教育学、心理学人才的多学科、多层次、综合性学院。拥有教育学博士一级学科授予权、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教育学、心理学2个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设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及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应用心理等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教育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学术与教学水平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1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28人、讲师19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49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9人;兼职教授36人;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督学1人,泰山学者1人,山东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专家2人。先后承担了29项国家级课题、60余项部省级课题、180余项厅级课题。出版学术著作130余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一千余篇,获得包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山东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0项)等在内的各类奖项260余次。

 四、学术交流和培养条件

教育学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视野,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及我国台湾、香港的高等院校有学术交流,每年都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开展学术交流,派出研究生到美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进行3—6个月的短期访学。

教育学院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潍坊、济宁、泰安、临沂、枣庄、莱芜、青岛等地市中小学建立了18个教育实践基地和17个研究生流动站,增强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不断加强与中小学与基础教育管理部门的合作,主动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提高。

教育学院教学科研条件优越。现有心理学实验室、认知与学习实验室、心理咨询实验室、电教室、微机室,图书资料室。学院的计算机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一批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学习条件。

五、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目前,学院正以内涵发展为着眼点,以教育学博士一级学科、教育博士学位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为重点,不断深化学科、课程、教学及管理体制的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效益与社会影响。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学院将抓住国家及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的政策机遇,以教育学博士一级学科、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建设为龙头,保持教育学、心理学两大学科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稳定本科教育规模,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凝练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向,稳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优化学科建设体系,力争将学院建成本科教育基础厚实、研究生教育质量过硬、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学科发展省内领先、社会服务成效显著的国内重要的教育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学术研究基地、社会服务基地。

     六、“十四五”发展建设目标

    1.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质量更上一层楼

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十四五”期间,学院拟根据国家建设人才的需求及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规划,取消部分社会需求度不高、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专业,同时基于“本--博”一体化培养模式的考虑,适度强化拥有博士点的专业建设,力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2.扩充导师队伍体量、提升导师科研能力

作为拥有两个一级学科的学院,目前的师资体量显然成为学院发展的重要因素。“十四五”期间,希望通过自身培养和外部引进的方式,实现导师队伍“破百”的梦想,同时进一步优化导师年龄、职称、专业领域结构,打造一支年富力强、专业突出、高职称的导师队伍。在扩大导师队伍体量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助力导师科研和教学能力的显著提升,力争培养一批在国内和国际上有着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导师。

    3.强化学生培养质量、提升学科影响力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和学院导师科研水平,力争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教育学进入教育部A类学科阵营,心理学在保持现有C类学科阵营水平的同时稳步提升。在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中,教育学力争进入高峰学科阵营,心理学力争进入山东省一流学科阵营。

    4.拓展学术交流,提升学科影响力

学院将继续利用学校各项便利学术交流政策,积极与国际交流中心合作,全方位拓展研究生境外、国外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学术报告、短期交流、学分互认、国外访学或留学等多样形式,提升学生学术交流空间,开拓学生国际学术视野,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国际合作办学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