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简况

曲阜师范大学1955年7月设学于曲阜,始称山东师范专科学校,因校舍尚未建成,暂借山东师范学院旧校舍开门办学。1956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曲阜师范学院,同年9月搬迁至曲阜新校舍。1970年9月至1974年4月,与山东大学文科合并成为新的山东大学。1974年4月恢复曲阜师范学院建制。1981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立为重点建设的六所高校之一;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11月,更名为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建设日照校区。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成绩。2022年,省“十四五”重大教育工程曲阜校区扩建项目建设完成。建校近70年来,学校深汲传统文化底蕴,厚植以文化人情怀,发展成为一所基础文理优势突出、多种学科协调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卓越教师特色突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

2012年以来,先后入选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全国第二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教育部实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高校、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典型经验高校50强、山东省首届文明校园、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国家师德教育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文明校园。拥有ESI世界前1%学科7个(工程学、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1个(教育学),山东省一流学科6个(工程学、数学、中国史、化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山东省高水平学科4个(其中,教育学为“高峰学科”,体育学、中国史、数学为“优势特色学科”),18个学科入选软科2023“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设有博士一级学科1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硕士一级学科2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形成了涵盖文、理、工、法等11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截至目前,共有研究生指导教师18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75人。学校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为名誉校长;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18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全国模范教师5人,泰山学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齐鲁文化英才等65人,省智库高端人才专家8人。

现有29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757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96人。

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过硬。成功获批第二批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单位,入选山东卓越工程师学院培育建设单位,组建科技小院3个、研究生支教团等实践育人团队12个,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等联合培养研究生80余名;与城阳区教体局、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青海省海北州教育局等共建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18个。在“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和“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申报中,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研究生优秀教学成果奖、研究生优质课程、研究生教学案例库、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提升计划项目、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等9项研究生教育标志性成果指标,总数连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外国留学生招生高校,是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山东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项目高校,先后入选公派留学“省校联合培养计划”、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在加拿大、韩国各建有一所孔子学院,与意大利弗罗西诺内美术学院和韩国水原大学各举办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多年来,学校坚持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学术方针,以广阔的胸襟,开放的眼界,广泛吸纳多元文明成果,先后与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近20个国家103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在联合办学、师生互派、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面向未来,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将继续传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校训,发扬“勤奋、朴实、团结、进取”校风,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实施质量监控体系全链条覆盖,努力构建具有综合性师范大学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融合,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孔子家乡大学贡献应有力量。

曲阜师范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