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化学与化工学院)为筑牢研究生导师学术诚信思想防线,引导导师以严谨学风培育科研人才,9月21日晚,化学与化工学院聚焦“学术道德与诚信建设”核心主题,面向全院研究生导师开展专题培训,学院副院长李平担任主讲人,为导师队伍“拧紧”学术规范“安全阀”。

培训中,李平副院长以“案例剖析+准则解读”的方式,让学术诚信教育更具针对性与警示性。他结合近年来高校典型学术不端案例,清晰界定学术诚信的核心内涵与重要价值,系统梳理抄袭剽窃、数据造假、一稿多投等七种常见学术不端行为,深刻阐明学术诚信是研究生科研生涯的“生命线”,更是导师履行育人职责的“基本盘”。
针对学术规范与道德建设,李平副院长进一步提出三条核心准则:一是诚实守信,要求导师在科研指导中带头恪守学术良知,杜绝任何虚假研究行为;二是尊重知识产权,明确引用、署名等环节的规范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权属观念;三是客观公正,在研究生成果评价、学术指导中坚持公平标准,营造健康的学术竞争环境。同时,他对全体导师提出三点希望:一要牢固树立学术诚信意识,将诚信理念融入日常科研指导;二要以典型案例为镜鉴,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严守学术道德红线;三要高度重视科研诚信教育,从源头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规范素养。
此次专题培训不仅让全院导师系统掌握了学术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更强化了“以诚信学风育诚信人才”的责任意识。未来,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完善学术诚信建设长效机制,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培养德才兼备的化学化工领域人才奠定坚实基础。